Monday, May 30, 2005

David Harvey: Time and space compression

最近寫了一篇理論文章,大家慢用......

David Harvey discussed the issues of "time-space compression" by explaining the possible meanings of spatialization and spatial practices on aesthetic level, political level, social level, as well the level of everyday life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transformative period from ”Fordist system” to “ flexibl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of capitalism In this essay, I will outline his theory and write critical account by giving examples.

Harvey illustrated his view of "time-space compression" by saying that capitalism is transforming himself from “modernity to postmodernity”. He described the turning point as from ”Fordist system” to “ flexibl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by tracing back the “long postwar boom, from 1945 to 1973, was built upon a certain set of labour control practices, technological mixes, consumption habits, and configuration of political-economic power, and that this configuration can reasonably be called Fordist-Keynesian. The break up of this system since 1973 has inaugurated a period of rapid change, flux, and uncertainty. “(Harvey,1990 ,p.124)

What he meant by Fordism is that the “new kind of society could be built simply through the proper application of corporate power. The purpose of the five-dollar, eight-hour day was only in part to secure worker compliance with the discipline required to work the highly productive assembly-line system. It was coincidentally meant to provide workers with sufficient income and leisure time to consume the mass-produced products the corporations were about to turn out in ever vaster quantities" (Harvey,1990 , p.126).

By flexible accumulation, Harvey meant that “"marked by a direct confrontation with the rigidities of Fordism. It rests on flexibility with respect to labor processes, labor markets, products, and patterns of consumption.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mergence of entirely new sectors of production, new ways of providing financial services, new markets, and, above all, greatly intensified rates of commercial, techn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Harvey,1990 , p.147)

Within this framework drawn from Marxism, he entailed a new round of what he call 'time-space compression in the capitalist world that “the time horizons of both private and public decision-making have shrunk, wh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declining transport costs have made it increasingly possible to spread those decisions immediately over an ever wider and variegated space" (Harvey,1990 , p.147). Harvey further explained Compression of time and space that "I use the word 'compression' because a strong case can be made that the history of capitalism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speed-up in the pace of life, while so overcoming spatial barriers that the world sometimes seems to collapse inwards upon us" (Harvey,1990 , p.240).

Harvey’s concern on compression of time and space consisted of several part : Different senses of time; the emphasis on time by social theory; on space by modern aesthetic theory and spatializ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He said “Any system of representation, in fact, is a spatialization of sorts which automatically freezes the flow of experience and in so doing distorts what it strives to represent" (Harvey, P.206).In fact, individual spaces and times in social life, different spatial approaches to our social existence. I would like to use Stephen Chau’s movie “ King of comedy”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Harvey’s theory.

There is an episode when Stephen Chau was giving a lecture to his fast food restaurant’s employees about the ideal operation by saying that “ Put the tables as near as possible, chair as narrow as possible, make the French Fries as hot as possible so that they will be thirsty and buy a drink; therefore, make the cup of drinks as small as possible, make the ice as big as possible, make the tube as wide as possible so that people will finish their drink really fast and buy a new one” In his saying, the compression of time and space has been concisely represented.

“Put the tables as near as possible, chair as narrow as possible” implies what the spatial setting should be in a fast food restaurant. Without a doubt, fast food restaurant is the product of capitalism to satisfy people’s speedy lifestyle. In a fast food shop, spatial setting must be, according to Stephan Chau’s movie, as stuffed as possible because “fully utilize” the space is one of the keys to generate space to be capital. Given the fact that the number of visitors is equal to the possible income of a business, therefore, stuffing people together with tight spatial setting can make the space “fully-utilized” so that the total income will be rise along with this logic. In addition, this saying also implies the compression of time. In that episode, Stephan Chau didn’t only smartly adjusted the spatial setting of a fast food shop, he also had the market-sensed of what the food should be represented. To apply the compression of time and space, restaurant operation should not let the visitors staying too long, the more they stay, the slower movement of visitors become and the fewer money transaction on beverage becomes and it will finally cause the lose of income.

Harvey said “Time and space as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Harvey,1990 , p.238), for those who have the social power to manipulate the perception of time and space, they, in a Marxist sense, gain the most power, which means the economic one, in a capitalist mode of society. Money, in this sense, is interlocked with space and time as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However, Harvey hold a different notion from Marx that time-space compression and the rise of modernism is a cultural force, whereas Marx would say it is only an ideology. Harvey noticed that the financial crisis will lead internationalism of money power, that related to crisis of representation in arts.

I am not going to discuss part of aesthetics illustrated by Harvey in this essay, but what I am trying to say is that Harvey brought up a new perspectiv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classic Marxism that capitalism itself is a self-reflexive system, it means the system would adjust their own momentum of production by managing their time-line and schedule to avoid Marx’s prophecy of “Business crisis”. Moreover, Marx also wouldn’t pay attention to how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pitalism would influence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s his two class views have distinguished culture from the economic basis. However, Harvey noticed that “time-space compression and the rise of modernism as a cultural force” which affect the changes the arts representation from time to time. Harvey traced back the changes of art representation from medieval time, which emphasize at sensuous; Renaissance, which aim at creating the ideology of objectivity, practical and functional image; to Enlightenment which concerns for both the rational mapping of space and its rational division for purposes of administration. His theory was even furthered to “Time-space compression an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that bring us new perspective to rethink the analytical angle of Marxism could be extending to the level of culture.

Reference

Harvey David, (1990)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Oxford [England] ; Cambridge, Mass., USA : Blackwell

Thursday, April 07, 2005

現象學作為思考基礎


昨天聽同學
present台灣的都市發展跟全球化社會理論的關係,當我們運用文化地理學approach去思考都市發展的時候,相信現象學的理論是幾有用的。

什麼是現象學?

胡塞爾視現象學為「描述的心理學」或回歸回「事物自身」(Back to the things itself),其出發點是為了譴責科學。他指出「我」並不是那些構成身體或「心理」的種種因果力量交錯下的產物。「我」無法把自己看成只是世界的小碎渣 子,只是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我對世界的所有知識,甚至是我的科學知識,都是透過我自己的特定觀點得來,或經由對世界的某些體驗而獲得,不 然的話,科學符號將毫無意義。如果依據科學的觀點,我的存在只是世界微不足道的一撮枝節碎屑,這些觀點其實是自欺欺人,因為,它們將另一種觀點視為理所當 然而不自覺,他指這是「意識」的觀點。用這種方法去思考地理學,就知道我們先在地景中瞭到森林、草原和河流是什麼,地理學才會有具體意義。

現象學作為文化地理學的思考基礎

除非我在理解事物的活動中首先經驗到自我的存在,否則我不能理解任何事物的存在。其實現象學就是是重整人的基礎經驗,作為批評人對社會、都市與日常生活的 認識框限或限制於科學之內,從而排拆科學結構(Structure)以外的可能性。昨天我們讀的文章,吳鄭重在的開首的abstract就經已說清楚他要 從日常生活地理學的角度出發,尋找全球化資本主義理論之下發展出來的都市發展理論(但要注意,吳鄭重在這點上絕對沒有說清楚他要批評的是那一種全球資本主 義都市理論,但我要強調搞清楚這些理論是非常重要的),從而為改善民生為目標,探索與思考另一種都市理論。

我相信以現象學的方法去開展文化地理學的研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此介紹大家一本書《台灣現象學性、身體、現象學》(1997),這本書是一個叫「梅洛龐蒂讀書會」出版的,我讀過幾個chapter,內容很豐富,理論部份也很簡單清楚,強烈推介﹗

相關資源:

台灣現象學中心

梅洛龐蒂讀書會

Wednesday, March 09, 2005

一個尖沙咀,兩個世界

晚上七時四十五分,走進地鐵站恒生銀行,跟台灣的舊同學雅君會面,彼此沒見面已有兩年多,她還是穿得很優雅,「爛躂躂」的我心想,跟她開一個玩笑,我提議 到重慶大廈吃晚飯,她欣然答應,我有點意外,我猜她大概對重慶大廈沒有甚麼概念,我問她:你有沒有看過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她說:看過,不過也忘記了。

想不到我對一個地方的印象,竟然是從電影開始。

我 們步出地鐵站,不消幾分鐘便到達重慶大廈了,也是人聲鼎沸,跟街上不同的是,你會突然發現,自己變成了少數族裔,身邊都是印巴籍與非洲黑人,中間夾雜著一 些白人,我跟雅君說,這兒是香港種族最多元的地方了,國際化?全球化?今天的中環與明天的西九龍都是假的,真的在重慶大廈。

幾個印巴籍男 子操著流利廣東話跑過來,這些傢伙有點性別歧視,名片都塞到我手裡,還好,否則可能把雅君嚇壞。我看了一會名片,決定到某一家在Block B的餐廳,Block B的電梯外有一條很長的人龍,我們只好排隊,不知要等到甚麼時候;突然,一位印巴男子走過來,他是幫Block B那家餐聽派名片的,大概怕我臨時變卦,他說,走樓梯吧!比較快,不用等那麼久。

我想,這也好,來了幾次重慶大廈,但也完全弄不懂這兒的樓梯該怎麼走,像個迷宮,一定要有人帶路;於是,我根本沒有問一下君的意見,便叫她跟我一道隨印巴男子走,想不到,要轉幾個彎,才到梯間,我這時才開始想,雅君會不會很害怕?

這 時,也不好意思掉頭走,她在我三呎之後緩緩走著,我有點不好意思,而印巴籍男子也走得挺快;樓梯有點髒及破舊,還好,沒有甚麼怪味,但燈光半暗不亮;坦白 說,不知是否還是有點種族歧視,我也有點害怕他會在梯間向我們行劫,卻裝得很自然,直至到了三樓的餐廳才有點放心。事後君說,如果不是我拉著她,她絕對不 會跟這個傢伙走樓梯,這我很能理解,她是一位獨個兒不敢到旺角逛街的遊客,尖沙咀購物區是她的最愛,她也從來想像不到尖沙咀會在這樣的地方。

甫坐下來,她環視了餐聽一周便說,這兒讓她想起紐約,我看到她緊張過後變得有點舒暢,在一家陌生的餐聽裡,有一點兒重回舊地的感覺;紐約在許多香港人心目中,是全球的金融中心,但住過一年紐約的雅君,即使過著頗為優越的生活,還是感受到紐約的種族多元。

餐聽的確跟外面髒亂的樓梯很不一樣,很整齊,燈光及擺設很有印度的感覺(也許是香港人的刻板印象),從雅君的感覺,令我懷疑,印度特性可能已在全球各大城市中蔓延。

當然,雅君還是發現這兒是很「香港」的地方,我跟侍應說英語,他卻跟我說廣東話,只好跟他以廣東話交談,雅君望著我們,覺得很奇怪,這兩個不同種族的人,說著一種叫「中文」的語言,她作為華人,卻一句也聽不懂。

這 頓飯吃了很久,不知不覺吃了兩小時,沒見面的兩年各自有許多故事發生了,我們偶爾通通電郵,卻很少會如此安靜地聊天,大家也很懷念以前一起上課的日子;餐 廳由一個人也沒有,到後來幾乎坐滿,但店主完全沒有給我們壓力,要我們盡快結賬離開,這跟香港不少中檔至低檔的食肆很不一樣;而且,可能店主已習慣了香港 的擠迫環境,掌握了香港人的空間感,地方很小,擺放的餐桌不多也不少,固然沒有高級餐廳的空空蕩蕩感覺,也不致於太擠迫,使客人彼此干擾了鄰桌的私人空 間,你若不明白我說甚麼,可以在星期日中午茶市時,到任何一家酒樓便可領略到所謂「擠迫」是甚麼意思。

我突然發現,重慶大廈有這些可愛之處。而且,也挺實惠,在尖沙咀這樣的地方,兩個人在餐聽裡吃上一頓兩小時的飯,兩盤咖哩,兩大個薄餅,三瓶啤酒,竟然也只是一百一十元。

約十時,雅君約了跟她一道來台灣的學生到半島酒店的一家餐廳兼酒吧,她問我,有沒有到過半島酒店二十八樓,我說,我連半島酒店也沒有到過,她說,那你應該去見識一下,我請你喝一杯;於是,我們結賬後,離開重慶大廈,過馬路到對面的半島酒店,簡直是兩個世界。

二十八樓,當然是半島酒店後來加建的部份,從側面走進商場,碰到她一大群學生,穿過大堂到了另一側的電梯,我們直上二十八樓的Felix,後來上網才知道,那兒是被旅遊書定為甚麼「香港十大浪漫景點」、「香港十大心動景點」。

Felix是一位著名法國設計師Philippe Starck設計的,根據全球餐廳排名榜,佔第18位,我對室內設計不在行,但那兒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天花,高度大概是一般酒吧的兩倍,然後,當然是面向維港的一百八十度夜景,據說,臨窗的餐桌要訂座及特別收費,客人多數是吃晚飯。

雅 君以前已來過這兒,她很熟練地走到餐聽盡頭的一張大理石長桌,四邊排著高高的椅子;這位設計師很有名,但桌椅的設計,肯定是按照西方身材高大人士設計,我 們坐起來很不舒服,桌子太高,椅子太矮;不管用餐聽或酒吧的尺度來看,這家餐聽的天花板,桌椅的高度及距離,都大了一點。

純粹喝酒的話, 這兒不算十分昂貴,一杯酒大概是八十元左右,比尖沙咀其他酒吧貴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但這兒是半島酒店,地價及房租是天文數字;然而,這個空間讓我感到不自 在,倒不是Felix裡坐滿是白人,而是設計與氣氛都沒有一般香港酒吧的親切,可以跟鄰座或鄰桌的人搭訕聊天,而且,這種吧枱應該連著調酒的水吧,但這兒 卻是一張寬大的雲石枱,加上現場音樂,只可能跟鄰桌的人聊天,稍為遠一點的人聲也聽不到。

Felix最有名的是廁所,旅遊書總叫遊客參觀 一下,特別是男廁,因為那兒的尿兜放在向外的落地玻璃,男仕可以對著尖沙咀夜景「解決」,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有點過癮,我卻覺得有點心驚,覺得好像隨時會 掉下去似的;洗手的水龍頭有三個,黃銅造的,是自動感應的,只要一伸手,水便從三處同時流出來,我卻覺得並不是很高明的設計,因為洗手盆略嫌太平坦,水會 濺到身上。

這位設計師實在有點華而不實。

坐了一個小時左右,我便告辭了,離開這個好像只屬高級遊客的地方;跟雅君話別,有點不捨,但想起明天要早起,只好走了,還要坐一個小時的巴士回元朗,未上車便感到身心疲累了。

幾 天後回來上課,讀到呂大樂的"Malling of Hong Kong",他以商場的社會性質及功能變化,訴說一個香港本土社會的出現,他特別提到尖沙咀海運大廈,那兒的商場由專屬外國人獵奇的地方,變成越來越是本 地消費及居住空間的特徵;我突然覺得,他筆下六十年代的尖沙咀,到了今天,似乎只剩下半島酒店了,那種異化的感覺--明明是「自己」的地方,又覺得陌生與 疏離,我在Felix裡有點體會,但同時,今天的香港或尖沙咀,終究不是六十年代的香港,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地方,不單只海運大廈與其他商場,已非只 為外國遊客消費凝視的場所,連好像屬於另一個種族的空間--重慶大廈裡的印度餐廳,也可以發現既本地又國際的空間經驗,「自己」的地方又何止一個或一種, 而國際或全球的空間,我們還是有許多方式去接軌,國際設計大師是一種,但那位粵語說得比英語流利的印度香港同胞,也是另一種接軌,當然,跟我這位台灣同學 聊天又是另一種。

Wednesday, February 23, 2005

戀上單人床

照片 003

戀上單人床

都市生活強調個體理性,每個人努力應尋找自我的空間。有人認為,在肩摩踵擊的生活,僅有的個體就是夜歸後躺上的單人床。週末醒來,亮起床頭燈,手執《一個紅衛兵的自白》,身旁再放本《松鐵樹》,即使足不出戶,總以為在文字間穿梭,就能讀透文革的痛苦經驗。個體的自由,就是連午飯也懶得吃,眼簾半關,赤裸上身,手執的文字總會令單人床的主人打個呵欠,然後又再安然入夢。很多人總以為,單人床代表著一切無需向任何人負責的個體解放空間,它的設計僅僅足夠自己享用,客觀條件將會阻礙他人介入。一個枕頭、半張簿披,就能佔據大半張單人床,令外人不得進入,連朋友也謝絕探訪,有人不自量力想強然進入,只會倒地收場。

一個長處單身狀態的都市人,休想閱讀到半紅的床頭燈,Miles Davis的Fredie Freeloader音樂凝造出來的氣氛結構 — 情侶就是單人床理性神話的掘墓人。理性主義者閉上眼簾後,眼前出現的可能是開會議程、邏輯辯證、社會理論,思前想後form到個argument,可能就安心進入夢鄉。一張狹窄的單人床,怎能容納一對身高一米七的戀人,肩並肩分享著杜斯托也夫基的《罪與罰》?他們不會理解。讀到主人公Raskolnikov,一個俄文名字,忽然一起停止誦讀,既語塞又想發笑的尷尬場景,往往是漫漫長夜,一邊呼吸對方體味,一邊互相調情的開始。讓他們再努力,腦海也不能閃出這些單人床的經驗記憶。這就是一味強調理性者心中的綠洲,可遠觀但只能長久追逐。

一張單人床,通常都不夠空間放一對枕頭,令人覺得單身隻影本應理所當然,但枕頭兩邊總會有些無聊的空位,晚間輾轉反側,很容易趺入下陷的空隙。枕頭兩邊,就好像一些正等待填補空白。單人床的空白是戀人才能處理,放個半圓形豆袋還是攬枕,指向的不單個體的享受,而是想辦法彌補單人床的缺陷,只有改變使用單人床的策略,情侶才能分享一張單人床。這是一種藝術,單人床面積本身只提供一人。情侶要擠進去,通常每次也遇到轉身等問題,她們一定要有默契,並用且長時期互相配合,否則很容易把對方踢下床,或會壓著自己的手,或者弄傷自己脖子甚至對方的身體。理性做不到這種藝術,即使他們繼續空想單人床是個體的化身,可以隨便佔據,不管上面放著的是半圓形豆袋,還是純白的枕頭,只要單人床的人數是「一」,臥在上面的是「人」,就算發揮了是單人床的功能。對於男女跟單人床關係,他們頂多呈現出日本AV電影中的活色生香 — 加藤鷹大戰川島和津實,完事後便各自歸位,此終單人床就是單人床。從電腦前的幻像,到單人床的感覺,戀人的空間經驗跟單身理性主義者可以是天壤之別的。

一張情侶分享過的單人床,除了記憶、感覺,也滿載氣味,當她們發覺有人將要進入情侶私人地帶,戀人的一方就會像雄雞一樣,豎起尾巴向入侵者示意,將要把它踢出這個充滿著空間記憶的地方。當你目擊第三者漠視戀人放在床上的物品,例如一個半圓的豆袋枕頭被當成坐墊,感覺就會更加矛盾。即使知道來者非惡,但再三好言相向,他依然視單人床為冰冷的木製品,無視物件是連帶著的感受、記憶的床舖,縱使它們還依稀存在,甚至日漸消失,單身理性主義者總是被理性主導,腦袋被論點式思考充滿。魯莽跳上戀人分享過的單人床,對床上的東西置之不理,倒頭便睡,即使口水鼻涕也在所不辭,一睡便是十幾小時。坐在旁邊目擊著這場面,可謂慘不忍睹,而且百感交雜。

最近一位朋友因住屋問題,暫時搬到我宿舍居住,房屋的空間有限,我被迫要背叛自己的記憶:跟女朋友分享過的單人床失守了。它要讓位給朋友。可是,我房友經常跟他女朋友同住,所以對面經常有一張空床。但即使這樣,朋友總要強行佔據我的單人床,還說女朋友從前留給我的枕頭特別舒服。他總會將豆袋放到腰後,坐在上面閱讀手上的《一個紅衛兵的自白》,而且每次也會以閱讀為藉口,不會睡在這張殘留戀人氣味的單人床。他這樣做,其實已經掠奪了情侶的最寶貴的資產。最後他當然懶得移動,愉愉地睡著。

最近天氣寒冷,我的房間沒有充夠的披,他提出兩人「媽鋪」的論調,而遲遲也不肯從自己家帶回一張厚披,最終我被迫跟他睡在一起。單人床跟朋友的關係,總令人矛盾。我很喜歡招呼朋友到來,甚至願意跟他們分享自己的東西,他說我的房間是行共產主義,煙酒這裡是共享的,我還跟朋友開過玩笑,說等我拿到獎學金,就會設立一個404大麻基金,房間的門長期不會上鎖的。但當我堅持要將朋友趕到另一張床,他就說我搞私有化,這種想法仿佛成為了罪行。我不想被說成小資產階級,但對單人床的總是很執著,腦海裡有一個結,上學期每晚也會跟女朋友迫在單人床上閱讀,她難開後,我總討厭別人觸摸我的床舖,我希望這種經驗不會被說成小資產階級情義結。

最近天氣轉冷,我被迫要跟朋友睡在一起。每晚我也會要求他睡在床尾,寧願他轉個方向,只要他在我的視線範圍內消失,我就當自己的看不見單人床正存在著第三者,這樣起碼令自己舒服一點。在整個推唐的過程,我不由自主找出千萬個藉口,說他夜咳、單人床太擠、同性相斥等等,我只求看不見這位一個男性寢邊,每次想起空間回憶、空間經驗也一併被強行佔據,心有不甘,而且會有失眠的情況。每晚入夜,我總想裝著反訓,乘機把朋友踢出單人床,或搶去他身上的披,讓他感到麻煩,自行轉到對面的床位,當然,我從來也沒有成功。

情侶使用單人床的經驗,總是「一個人嫌闊,兩個人嫌窄」,強調理性的人,對這句說話的解讀,當然是錙銖必較,跟你計算床的空間設計,甚麼體積的人才適合使用那種單人床,設法令單人床不闊也不窄。但對於一對情侶,「一個人嫌闊,兩個人嫌窄」的意義卻有所有同,至少不單涉及窄與闊的面積關係。情侶的經歷,總是夾於嫌闊與嫌窄之間,從閱讀、調情、皮膚接觸、呼吸對方體味的經驗,雖然不是單人床的設計出來,但卻是單人床才能造就。最近市建局搞的灣仔重建項目如火如荼,官方聲稱會按地積比例照價賠償予街坊,聽起來是非常科學理性,有人總能夠按數理建築等學科知識,計算出街方因重建而失去的金額。但如果按這種邏輯推理下去,我的單人床被佔據後,所失去的氣味、經歷、記憶、鬱結,應如何賠償?理性的單人床設計,當然沒有預計這種張力存在,但為何人對空間的經驗、感受,總不納入理性範圍內一位解讀處理?

Monday, February 14, 2005

興築物有天先價值嗎?



前天跟一位朋友通電話,她是搞古蹟文物的,歷史建築研究的。


話說跟他談起近年一些民間組織也參與文化、保育、歷史建築的工作,部份還走到前線,跟政府有不少直接的接觸,間中還會擦出火藥味。我問那位朋友,你會跟他們合作,參與保護地區文化古積工作嗎?

她說:「很多時她們做事都有政治立場,我是搞古物古積的,跟他們不同。有時他們連什麼叫古積也不知道,怎樣判斷,我最想做的是給他們知道什麼是古積,我是搞文化及歷史研究的,他們不會做,也不懂這些東西。所以連自己的觀點也不太清楚就去跟政府接觸,不太認同。」

我想他的意思是,有些組織關注歷史古物古蹟時,會注重它周邊的社區市民怎用這個地方,這棟興築。對居民來說,古蹟的意義不是死的建築,而是他們多年使用,日去夜去之後,建立出來的社區意義。例如童年的回憶、設計者從來沒有想過的用途(例如小朋友愛在遊樂場上食雪糕等等)。民間組織在爭取的過程中可能沒有做過很多歷史考古的研究,但要保護的可能是居民的空間,多年來用出意義的「死」地方。

朋友對長春社的評論令我想到,一件物件是否有他先天的價值?



現在香港談文化保育,我們可否一起找到地方研究觀察,先追溯歷史、再看看它怎樣被使用、進而產生了一些未有人計算、記錄,但經已在社區中間廣為流傳的價值?

都市的病態規劃與管理

最近我的朋友阿丙撰寫了一篇評論天水圍屋苑規劃的文章,他對香港的社區正走向「高度 理性化」的規劃及管理模式致嚴厲的批評。而這篇卻令我想起上星期於嶺南永安廣場發生 的一段小插曲……記得上星期某天,我在學校圖書館溫習了兩小時,有點身心疲累、腰酸背痛,於是致電友人相約在永安廣場聊天休息。

可能學期快將結束,同學也正在忙於留在房間溫習功課,所以廣場上人煙單薄、門可羅雀。我獨個兒躺在廣場的石檯上,仰望藍天白雲,深呼吸一口清新空氣,實在有豁然開朗的舒暢感覺。突然一陣對話機嘈音由遠到近傳過來,一位保安員拍拍我的肩膀,對我說管理公司最近有新政策,不准同學於廣場躺臥,以免有阻觀瞻,當時實在有點掃興,很想與他理論一番。心想:「學校是同學的地方,為何待在廣場上舒展一下肋骨也要被嘮叨一番?」但眼見他也只不「打份工」,不想為難保安先生所以我拖起疲累的身軀站起來繼續等待朋友。

其實這種情況在近年的香港比比皆是,不只是嶺南的校園,甚至連政府、地產商,以至屋苑內的外判管理公司,他們對於如何掌握空間規劃及公眾應如何使用空間等議題也日見狹窄、短視及「非人化」。這種空間的「掠奪」,筆者並不認同它是「美化社區」,而是一種過度理性化的管理模式。最終只會引伸出一連串「非人化」後所產生的社會問題。至於它們將會或經已引發了甚麼的社會問題,筆者暫不作評論,大家可以先細讀下文,有時間的話希望大家回應深化討論。Fredie

天水圍的設計 阿丙

從錫安教雙氧水事件,到恒安的倫常慘劇,公共討論多集中於該社區的人口組成 (如大量新移民、低收入家庭) ,及政府公共資源之不足 (如社工、警方) ,然而該區的社區設計與都巿規劃,亦可是引致或加劇各社會問題的重要元素。

天水圍跟其他社區的一大差別是政府及地產發展商的高度規劃。這裏沒有舊區,區內居民的生活所需,大多依賴於當局及區內最大地產商 (李大財主) 的規劃設計,不幸是兩者在區內的規劃同樣專注於管治性,這導致天水圍區的社區隔離特別嚴重,社區網絡難以建立,居民更易處於孤立無援之境。先談公營房屋,天水圍區的公營房屋設計,普遍著重的是管治的方便性,除天耀這較早期公屋的設計較開放,其他的多設上圍牆,僅餘三兩出口,依循的是犯罪學理論的管治考量,其代價是居民流通的便利及因圍牆帶來的隔離感。

天水圍屋住戶跟商舖比例之低,恐怕是全港公營房屋之冠。若跟正在拆卸的早期公屋牛頭角對照,可發現牛頭角雖只得十二層高,但幾乎每層地下皆為商舖,由於量多租廉,經營者多為內居民,販賣貨品五花八門而價格低廉,既為區內帶來近一成的就業人口,亦成社區建立的重要基礎。相反,天水圍的商舖數量少,部份屋苑住戶數千卻沒有商場(如天華或天逸苑),舖少租貴貨品貴,對區內低收入家庭而言,生活消費不便宜卻極度欠缺謀生機會,生活之艱難可想而知。像其他新巿鎮,青少年是天水圍的重要組成,但區內大多屋苑規劃卻似並沒有顧及他們的需要。難找青少年需要的球場與空地,代之以井然有序的長廊公園。對規劃者言,居民最好只是踱踱坐坐,因青少年們大量聚集是失序,跑跑跳跳是危機。

至於私營房屋,區內李財主住宅群的最大特色是隔離區 (ghetto) 式設計,該設計在不少西方及第三世界國家是可恥的標記,標示的是種族或階級的隔離與壓迫。在天水圍,此屋苑設計不單將內人與外人區隔,更成了附近公營房屋居民享用區內最大公共資源 (天水圍公園)的重要障礙。廷綿數百公尺的圍欄,將天水圍巿中心段段分割,天水圍不算大,卻佈滿冰冷的街道。也許天水圍居民更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社工,更多的警力;而是一個更便於居民生活,更利於社區凝聚的都巿設計。住屋的意義,不在規劃者管理的便利,而在於居住者生活需要的滿足。阿丙

Thursday, February 10, 2005

消失中的利是封

消失中的利是封(轉貼自Inmedia獨立媒體)

座落利東街近十九年,利東街一家印帖鋪憑著經營良久的口碑而聞名中外。據印帖鋪的店東說:「我們不但有本地客,而且很多外國遊客都知道利東街的志成,每次來港都會帶點利是封、喜帖回去當手信﹗」

跟其餘的印帖鋪一樣,利是封鋪擁有廣闊、穩定的客戶網絡,店東李小組(化名)說十九年的艱苦經營,為她們打下了穩健的商譽及知名度,對一間沒有龐大資源進行廣告宣傳的小商戶,這些才是她們最寶貴唯資產。如果鋪頭的命運與其他商鋪一樣要面臨清拆,那麼她們預計市建局將不會理會利東街社區商戶的聲音及訴求。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為何她們堅持一定要留低?

利東街雖然是灣仔最蓬勃印帖業基地,但商戶不但沒有被業內競爭所淹沒,各種印帖生意反而能夠在這個市場之中各自各精彩,找到自己的位置。李小姐解釋說:「我們主要是做利是封生意的,而其他喜帖鋪也有各自的擅長、各自的家傳之寶。商鋪有時會互相介紹客戶,特別是外國遊客,才會令利東街的印帖業興旺」。

用「客如輪轉」去形容利東街的帖業就最好不過,如果說李小姐的商鋪一枝獨秀的原因是戰勝同業,不如說這是利東街印帖業十多年互助下的成果,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之中,她們建立了一個共生的經濟倫理關係。現在,李小姐最大的焦慮就是廿多年建立的網絡。利東街的商業是互相依靠才能活著,清拆後就不再「共生」而是「共亡」。她說:「這不是少少的金錢、新的地鋪能夠彌補的,何況市建局的賠償更談不上在同區找另一個地鋪,就算找到,多年來建立的商譽、網絡會就此消失,這不是單只是物理上的財產賠償問題。」

面臨清拆,「清場」勢在必行,究竟李小姐如何面對?她心目中有沒有預算與市建局討價還價?她說:「怎可能為了方便發展就不顧居民,一味只會拆?要清拆,又不作出令滿意的安置賠償,這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做法,有時真係好嬲﹗我們堅持聖雅各啞鈴方案,最重要是把我們留低。我們是做小生意的,志成一要搬走,我們就什麼都沒有了,這個政府與日本仔時期的政府有何分別?當時政府要你走,還要取埋你條命,現在的政府除了不取我們的老命,我看不到跟日佔時期有何分別﹗要與市建局議價談何容易?政府要我們走,我們沒錢打官司。如果真是要結業,我們首先是要想想員工的就業問題,那有精神時間打官司?」

李小姐的經驗牽涉一個更深層的問題,就是政府在「必要時」能夠行使法理依據迫使居民遷出,但行使的手法又不太恰當,才會令居民如此懊惱。正如上面提到,現在居民一方面擔心清拆後的生意發展,另一方面又要處理老伙計將會面臨的失業問題。有別於一般人的誤解,利東街關心賠償的金額之餘,也在考慮共生了廿多年的商業倫理關係。即使市建局將利東街的生態網絡遷往另一個地方,這個自然生長出來的經濟體系很可能會因為周邊環境不能配合而自然死亡,香港的雀仔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所以,要論賠償就要將社區歷史、文化、商譽、社會網絡的經濟損失亦一併納入,才能將社區生態的損害減至最低,還要合乎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以人為本」的城市規劃是要顧及社區的生態考慮。李小姐利是封客戶網絡消失,不但意味著社區經濟的破壞,還會連同灣仔區內的旅遊業也一併損害。
利是封的消失,又怎會是數萬元的遷徙賠償那麼簡單?

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9099&group_id=11

Monday, January 24, 2005

虎地:凌空拔高的慾望

要怎麼寫嶺南大學周遭屯門北端的一角的故事?

聚 康山 莊的居民,可以看到嶺大北宿的同學,可以看到我們系某位同事的辦公室,但它的高度比嶺南任何大樓都要高出好幾倍;我想起了幾年前學生抗議事 件,一天,北學生宿舍外的空地上開始打樁,全校師生才驚覺那地方不屬於嶺南大學,而是某地產商的地盤,學生要求政府跟地產商換地,政府置之不理,事件不了 了之,全校師生只好看著山莊在大學校園快高長大,跟好幾年前的疊茵庭一樣。

這個故事的背後不只關乎這家全香港規模最小的大學,也涉及 「虎地」這片地方,地產商與政府的勢力在這片地方留下不少痕跡。當屯門市中心在八十年代末 發展起來時,現在大學、富泰村、疊茵庭等地並不存在,那時虎地村還在,現在虎地已經不是村了,不只沒有老虎,連「村」也名不符實了,就像香港大部份地方一 樣,只留下令人難以想像往日歲月的古怪地名,沙田沒有「沙」也沒有「田」,天水圍沒有圍村的「圍」,只有無邊無際的石屎森林。

政府在九十年代初期收地時,遇到居民頑抗,以前的虎地村我無緣到訪,但聽說以前相當漂亮,有山有水,田野青蔥,部份村民不願離開,也對政府安置賠償不滿,聽說到了嶺南大學搬進來時,事件還未平息,部份學生還聲援村民抗議政府。

往 事已埋在高樓大廈之下,虎地唯一讓人追憶往昔的,大概只有兩樣東西,一樣是嶺南大學北閘旁的花炮會,對大部份嶺南師生及附近居民來說,花炮會及村 公所引不起興趣,只有便宜快餐、士多及路邊理髮攤檔,另一樣則是嶺南身後身旁零星的山墳墓地,學生謠傳各種鬼故事,根本沒有興趣理會真實的歷史,而幾十年 前村民築起來的涼亭,就藏在嶺南巨大軀體的身後,與先人居所一起默默守著不再為人注意的虎地村前塵往事。

至於虎地的今生,有著怪異的地 景,不知道是像古堡一樣的嶺南大學奇怪,還是把它包圍著的高聳入雲卻毫無引人驚喜的住宅兀突,它們的關係總覺得非常不 協調,而大部份嶺南師生也不把附近私人及公共屋村視為社區之一,親身進入過疊茵庭的嶺南人相信不多,雖然它像幾座大山立於嶺南大門外,每當出外總要衝入眼 簾。

北面的富泰村有一個商場,地面有巴士總站,也有超級市場、酒樓、快餐店、診所,可是,絲毫不算是個市中心,與附近地方的社區關係不 強;嶺南飯堂只有 一個,吃厭或吃怕了的師生有時會到富泰用膳,路線是走出校門,經過乾淨且行人寥落的行人道,橫過馬路(沒有人會爬上極不方便的天橋!),直達商場,沿途不 會看到任何店舖,或令人好奇的風景,因為這兒沒有街道!而富泰地面的巴士總站,也幾乎與嶺南大學無關,大部份師生都在青山公路兩邊的巴士站候車而矣。

這 片屯門北端的地方,沒有哪個地點可以稱為中心,中心是屯門市中心,學生謔稱為”downtown”,這兒卻只有散落在平原上的各個堡壘:景峰花 園、兆康苑、屯門醫院、嶺南大學、富泰、疊茵庭等等。我翻開過一本印有不同年份的屯門規劃圖,發現六十年代這一帶是林地與農田,以深綠與淺綠表示,現在則 被各種顏色佔據,有藍色的學校,有黃色的住宅甲,有淺粉紅的住宅乙,外圍包著綠帶,如果親身在現場看,感受更深,眾位巨人佔據著大地各處,開發這片屯門小 北方,看到四周總有地盤施工,塵土飛揚,聽到機械化的打樁聲,大地搖撼,赫然發現這裡是有待開墾的「發展中國家」。 

那當然是一場地產發 展商角逐戰,政府作為全香港的大地主及大業主,也加入其中,背後是金錢與權力,鬥過難分難解,形勢似乎不像天水圍被某發展商雄踞的景 況,但到底嶺南在戰場裡是個小角色,當年獲政府賜予一片荒山野嶺已是皇恩浩蕩,學生的北宿自此被石屎森林隔絕於本部校園之外,只是權勢不均的一個極端的空 間反映。

「角逐」是個有點軍事味道的詞,如果用經濟術語,不理多麼寡頭,也算是「市場競爭」,在香港這個祟尚競爭地方,競爭總意味「開 放」、「進步」,但這 兒卻不見得很開放,反而處處見到各據一方的山頭林立,山頭之間盡是公路,遠看時不知通道在那兒,通常是橫亙在公路上的天橋,或山頭之間不起眼的小徑。

就 以嶺南大學為例,設計校園的建築師得過甚麼大獎,我倒不十分欣賞,它的特點是外面看來像個靠在山邊的城堡,外牆上的窗戶很小,數量也不多,設計師 原意是把青山公路的雜聲排拒在外,而進門後兩旁是花園,有一點四合院的味道,只是花園使用的人不多,用巨型圍牆包圍著兩個人煙稀少的花園。

正 對面的疊茵庭,視線穿不過重重屏障,屋苑的開放公共空間由大廈包圍著,就是較早建成的兆康苑也如此,遠看只見畢直高樓,穿過大廈之間才發現中央廣 場被多幢棕色的高層住宅大廈包圍著,廣場上有不少居民在休憩,還種了幾棵翠綠的大樹,這兒不是翠綠環抱,而是住宅環抱著一丁點翠綠;從嶺南到西鐵站的路很 卑微,在巨廈旁邊,白天還不怎麼樣,晚上很冷清,不過是十多分鐘的步行路程,有女同學還是很害怕,晚上堅持要坐穿梭巴士來往學校與西鐵站。

這場競逐帶來的是各建築群互不對話,幾個巨人各自以背面示人,互不瞅睬,面相與胸懷用手掩蓋著。

西鐵通 車,兆康站並沒有變成一個小型中心區域,附近樓盤也以二十多分鐘到市區作招徠,唯一令這裡業主盼待的是,不知沉淪多時樓價與租金會否重拾一個半個小陽春的 好光景?到西鐵路上,許多街招上顯示租金及樓價,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不論如何,建築群各自為政的佈局很難有甚麼改變,只是人潮會不停以兆康為中心流動,它 通勤的必經地,而到傍晚大家又躲回自己的圍牆內的小天地。

坦白說,西鐵可能 是香港樣子最醜陋的公共交通工具,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流動地景 (moving landscape),它以灰為主色,如一條大蛇,硬生生地穿過翠綠的新界西北半空,坐巴士出入市區,欣賞車窗風景的雅興會被它破壞不少,西鐵的美學之所 以會被接受,正由於互不理會的建築文化,因為各自要爭奪的不是周遭和諧的環境,而是高層向外眺望的機會,那才是樓價的關鍵之一,那才是在金錢與權力支撐著 的一種拔高與凌空的慾望,慾望底下絕對容得下西鐵對美感的擾亂,而壓在更底下有關這片地方的陳年往事,也只好長埋黃土,黃土上更是重重水泥與鋼筋。

文及圖/葉蔭聰